bob平台

 

bob平台

🐍🤧🗃     

bob平台

曾孝濂,1939年生于云南昆明。1958年,高中毕业的他,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事绘图工作。后参与到《中国植物志》项目中,和众多植物学家、画师一道,为华夏大地的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树碑立传。每个人各司其职,做好自己所承担的一部分bob平台,共同完成了这部国家巨著。60余年,曾孝濂共创作发表2000余幅植物科学画,参与逾50部科学著作的插图工作,出版个人画集多种。而由他设计的11套邮票中,《杜鹃花》《杉树》《君子兰》在历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被评为最佳邮票,《中国鸟》获第十三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最佳连票奖。

曾孝濂:我这一辈子很简单,只进了一家单位,只干了一件事:就是为植物画像。而且,一干就是一辈子。虽然我有幸参与到《中国植物志》项目,但只尽了微薄之力。这个项目前前后后共有164位画师参与绘制工作,其中有好几位是我国植物科学画创始人冯澄如先生1943年创办的江南美术专科学校的学生,是我的老前辈。他们承前启后、薪火相传,培养了一批青年生物画家。我是后来者,怎敢妄称“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”。

曾孝濂:科学画和其它画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绘画理念不同,它以植物动物及其环境因素为创作主体,反应生物物种原初的自然面貌,准确呈现物种的形态特征,来不得半点歪曲和任意夸张。它的表现形式是具象写实的,二者缺一不可。而主流艺术理念的核心,在于抒发画家本人对绘画客体的感受和情绪,是个性的宣泄和发挥。表现形式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,更多是表现主义的。

曾孝濂:最开始,我们画植物主要还是以标本为依据,还原物种真实的自然形态特征,以准确为最高标准。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,因参与国家“523”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,我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原始热带雨林。大自然的狂野,让我从最初的无知惧怕逐渐过渡到惊奇赞叹,进而产生了理性的崇拜,从那些奇妙物种的特殊意象中,感悟生命的神奇和奥妙。慢慢地,我意识到画植物科学画不仅要画得像、画得准,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它们的生命力。

曾孝濂:对我而言,画画,小时候是爱好,工作时是职责,那退休之后就成了一种停不下来的癖好和精神支撑。更何况,笔墨当随时代。当下,生态回归已成全人类的共识。植物科学画作为博物画的分支,也已从科研院所走向大众,且更加追求表达动植物原初的自然美、生态美和它们对生存的渴望,力求和观众产生心灵共鸣,唤起大众的认同感和亲切感。

因此,退休后我仍画了很多画。有自定的“百花”“百鸟”,也有为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活动尽力的作品。这些是机遇也是挑战,更是应尽的职责。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自娱自乐:“平生无大志,就好画两笔。已是垂暮之年,拙性不改,一意孤行意未了。末了末了,还有人找。尽力而为,一件一件做好。还好还好,老迈之作,还有人瞧。”

曾孝濂:人的认知,总是从局部和细节开始,然后随着岁月的沉淀逐步深化。在如今的我看来,大自然是由美的原则构成的。从微观的大分子基因排序到肉眼难见的孢子和花粉粒,从维管束的交织组合到根茎叶花果的特殊构造,从生命个体到各式各样的植被类型和生态景观,无一不是美妙绝伦的。实际上,大自然是每一个人、每一个物种,以及每一门学问、每一门手艺的源头,也是我们的老师。

🍬(撰稿:韩珠卿)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。未经本平台授权,严禁转载!
展开
支持楼主

59人支持

阅读原文阅读 7841回复 0
举报
    全部评论
    • 默认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楼主
    • 郑仁泽⬆LV5六年级
      2楼
      疾控:新冠灭活疫苗能污染接种点人群或环境 但不具传染性🥊
      2024/06/30   来自青岛
      0回复
    • 👧仲克鸣LV0大学四年级
      3楼
      一图读懂|“领导留言板”2021上半年网上群众工作数据报告👆
      2024/06/30   来自巴中
      6回复
    • 房倩睿♒LV1幼儿园
      4楼
      2024武汉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🙇
      2024/06/30   来自德阳
      7回复
    • 柴家雯LV2大学三年级
      5楼
      孟乔森综合征与怪奇男爵🍒
      2024/06/30   来自焦作
      3回复
    • 古纯洋📻🔡LV0大学三年级
      6楼
      中央气象台: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等地部分地区发生渍涝风险高🍘
      2024/06/30   来自南阳
      3回复
    • 阙树有LV9大学四年级
      7楼
      《区块链——领导干部读本(修订版)》出版➰
      2024/06/30   来自凯里
      回复
    你的热评
    游客
    发表评论
    最热圈子
    • #以耐心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#

      邹荔武

      4
    • #2023智能视听大会嘉宾观点:智能“大视听”探路新未来#

      黎江叶

      3
    • #7.4万人次参与2024年“4·23澳门全城共读日”活动#

      甘邦蓉

      5
    • #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

      金心月

      8
    热点推荐

    安装应用

    随时随地关注bob平台

    Sitemap
    安全检测